1 . 见贤思齐贤:德才兼备的人;齐:相等。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。
2 . 势均力敌均:平;敌:相当。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
3 . 不相上下形容彼此相等,分不出高低。
4 . 平起平坐彼此采行平等的礼节。比喻权势地位相等。
5 . 着作等身形容着述极多,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
6 . 着述等身着述:编写的着作。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。形容着作极多。亦作“着书等身”、“着作等身”。
7 . 五雀六燕本为一道以燕、雀计算重量的问题。见九章算术˙方程。后比喻事物的轻重相等。
8 . 亡戟得矛春秋齐、晋战争时,有一士兵在混战中,遗失戟,而拾得矛的故事。典出吕氏春秋˙离俗览˙离俗。后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等。
9 . 力均势敌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
10 . 地丑德齐辖地相同,德行相等。形容彼此的条件相等。
11 . 力敌势均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同“力均势敌”。
12 . 侔色揣称侔,相等。揣,估量。侔色揣称形容为诗作文善於摹拟比量。
13 . 齐名并价声名相等,价值相当。
14 . 富埒天子埒,相当。富埒天子形容财富和天子相等。
15 . 富比王侯财富和天子公侯相等。
16 . 权钧力齐权力相等。
17 . 力钧势敌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同“力均势敌”。
18 . 铢两相称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。
19 . 相煎太急本指兄弟阋墙,相逼过甚。语本三国˙魏˙曹植便为诗:「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,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,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」后比喻彼此地位相等,关系密切。
20 . 比肩齐声比喻地位、声望相等或相近。
21 . 苦乐不均均:平均。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。形容待遇不相等。
22 . 行同能偶品行相同,才能相等。
23 . 势钧力敌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同“势均力敌”。
24 . 半斤八面旧制一斤合十六两,半斤等于八两。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,重量相等。比喻彼此一样,不分上下。亦作“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”、“半斤对八两”。
1 . 不分轩轾相比较的结果,分不出高下。
2 . 不差上下不分高下,差不多。
3 . 见德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,就想效法他。
4 .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势均力敌。
5 . 并驾齐驱并排驾车,齐头奔驰。
6 . 工力悉敌双方的功夫学力相当,难分上下。
7 . 不分胜负双方势均力敌?分不出高低优劣。
8 . 各有千秋各有长处和特色或各有其长期存在的价值。
9 . 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。
10 . 等量齐观不分轻重,一律同等看待。
11 . 平分秋色形容二者一样出色,分不出高下。
12 . 棋逢对手比喻双方实力相当,难分轩轾。
13 . 择善而从语本论语˙述而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