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振聋发聩聩:天生耳聋,引申为不明事理。声音很大,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使他们清醒过来。
2 . 隐约其词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。亦作“隐约其辞”。
3 . 认贼作父讥讽不明事理而将仇敌当作亲人。比喻甘心投靠敌人。
4 . 一窍不通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。
5 . 若隐若现形容隐约不明,模糊不清。
6 . 愚昧无知愚笨而不明事理。
7 . 月明星稀月色皎洁,星光稀疏不明。形容清朗幽静的月夜。
8 . 白黑不分比喻清浊混乱,是非不明。
9 . 蒙昧无知形容智识未开,不明事理。
10 . 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(谚语)多方听取意见才能辨明是非得失,若只听一方的意见,则容易愚昧不明。
11 . 黑漆皮灯比喻人不明事理,没有见识。
12 . 畏影避迹比喻庸人自扰,不明事理。
13 . 不阴不阳比喻态度不明。
14 . 俯拾青紫青紫,卿大夫的服饰。俯拾青紫语本汉书˙卷七十五˙夏侯胜传:「士病不明经术;经术苟明,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。」后比喻轻易取得高官。
15 . 不识起倒不明形势、不识时务。
16 . 不知起倒不知时务,不明形势。
17 . 无头无尾事情没有线索,原委不明。元˙郑廷玉˙后庭花˙第三折:「这官司无头无尾,那贼 人难捉难拿。」比喻事物紊乱无条理。
18 . 冬烘先生头脑迂腐,不明事理的人。
19 . 五里雾比喻模糊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。
20 . 若隐若显形容隐约不明,模糊不清。
21 . 醒聩震聋犹言振聋发聩。使昏昧糊涂、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22 . 震聋发聩使昏昧糊涂,不明事理的人,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23 . 无知妄作缺乏知识、不明事理而胡为。
24 . 黑白颠倒是非善恶错乱不明。
25 . 司马称好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,事理不明。
26 . 无头告示意向不明的文告。
27 . 糊里糊涂糊里糊涂(hú li hú tú)的意思形容人行事极为迷糊或不明道理。
28 . 不知香臭不识大体、不明事理。
29 . 冬烘头脑冬烘:迂腐,浅陋。指头脑糊涂、愚腐,不明事理的人。同“头脑冬烘”。
30 . 明昭昏蒙昭:明白;蒙:愚昧无知。聪明而通晓事理,愚昧而不明事理。
31 . 懵懵懂懂糊里糊涂,不明事理的样子。
32 . 胡里胡涂形容人行事极为迷糊或不明道理。
33 . 举世混浊比喻世道昏乱,是非不明。
34 . 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、不明真相的境界。
35 . 二缶锺惑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。比喻是非不明。
1 . 盲眼无珠瞎了眼,没了眼珠。比喻不明事理。
2 . 畏影而走害怕自己的身影而努力逃跑。语本庄子˙渔父:「人有畏影恶迹,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而迹愈多,走愈疾,而影不离身,自以为尚迟,疾走不休,绝力而死。」比喻不明事理,庸人自扰。
3 . 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
1 . 转弯抹角道路曲折。元˙秦夫˙东堂老˙第一折:「转弯抹角,可早来到李家门首。」比喻说话或办事不直爽。
2 . 隐约其辞形容言词闪铄,模糊不清。
3 . 一事无成一件事也没做成。
4 . 目不识丁比喻不识字。
5 . 含糊其辞把话说得不清楚、不明白。
6 .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,几乎要将耳朵震聋。
7 . 一无所知比喻人什么也不知道。
8 . 认贼为子把盗贼当作儿子。比喻视妄想为真实。
9 . 卖身投靠出卖自己的人格,而投靠有权势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