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去伪存真去除虚伪的,保留真实的。
2 . 假仁假义虚伪的善心,故意装出来的好意。
3 . 天真烂漫天真:指心地单纯,没有做作和虚伪;烂漫:坦率自然的样子。形容儿童思想单纯、活泼可爱,没有做作和虚伪。
4 . 虚情假意虚伪做作,而无真实的情意。
5 . 巧言令色形容人矫情虚伪。
6 .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
7 . 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样。形容为人虚伪。
8 . 真心实意心意真实诚恳,毫无虚伪。
9 . 巧语花言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。
10 . 天真烂熳形容儿童思想单纯、活泼可爱,没有做作和虚伪。同“天真烂漫”。
11 . 窃钩窃国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
12 . 心不应口心里想的与嘴里说的不一致,形容人虚伪作假。
13 . 巧言利口虚伪的言辞,锋利的口才。
14 . 真心真意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丝毫虚伪。
15 . 矫言伪行矫饰虚伪的言论行为。
16 . 揣奸把猾揣:藏。奸:奸诈,狡诈,虚伪。心藏奸诈,行为狡猾。
17 . 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
18 . 巧伪趋利巧:奸诈。伪:虚伪。趋:追求,靠近、趋向。奸诈虚伪,唯利是图,唯势是从。
19 . 矫饰伪行假装掩饰,言行虚伪。
20 . 烂漫天真形容心地纯真,不虚伪。
21 . 烂熳天真形容心地纯真,不虚伪做作。
22 . 弃伪从真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。
23 . 表里为奸表里:内外;奸:虚伪狡诈。比喻用勾结、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。
24 . 曲心矫肚心地阴险虚伪。
25 . 抱朴含真抱:保;朴:朴素;真:纯真、自然。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、纯真的自然天性,不要沾染虚伪、狡诈而玷污、损伤人的天性。
26 . 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骥:良马。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,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。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,才能看出人的优劣。
1 . 惺惺作态惺惺:虚伪的样子。故意做出一种姿态。形容虚伪不老实。
2 . 皮笑肉不笑形容虚伪做作,非因内心高兴所露出来的笑容。
1 . 赤子之心比喻纯洁、善良的心地。
2 . 装腔作势指故意装出某种腔调或姿态。
3 . 谄词令色说着动听谄媚的话,摆出和善讨好的面容。
4 . 假仁假意伪装仁慈,其实内心奸恶。
5 . 尔虞我诈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猜疑,玩弄欺骗手段。
6 . 阳奉阴违表面上装着遵守奉行,暗地里却违反不照办。
7 . 去粗取精去除粗糙的部分,留取精华。
8 . 天真无邪性情率直、真诚,毫无邪念。
9 . 本来面目佛教用语。
10 . 甜言蜜语甜美动听的言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