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礼崩乐坏形容典章制度、礼仪教化遭受破坏,社会秩序、道德规范混乱。
2 . 心到神知旧时指只诚心敬神,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。比喻对人表示钦佩,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。
3 . 乘车戴笠古时越人性率朴,与人结交有礼仪,封土坛,祭以鸡犬,祝曰:「卿虽乘车我戴笠,后日相逢下车揖。」见晋˙周处˙风土记。比喻情谊深笃,不因贵贱而改变。
4 .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,熟知诗书。
5 . 通书达礼指通诗书,懂礼仪。
6 . 矩步方行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。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。
7 . 泣血稽颡稽颡:古代一种跪拜礼仪,屈膝下跪,以额触地。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。
8 . 汉官威仪本汉代官吏的礼仪制度,泛指正统的礼仪制度。
9 . 簪笔磬折形容礼仪完备且恭敬。
10 . 遵而不失遵守礼仪规范而不违反。
11 . 缛礼烦仪指烦琐的礼仪。
12 . 通文达礼指有学问懂礼仪。
13 . 礼仪之邦礼仪:礼节和仪式;邦:国家。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。
14 . 礼义之邦礼仪:礼节和仪式;邦:国家。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。
15 . 轻薄无礼指轻佻浮薄,不知礼仪。
16 .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。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。
17 . 屈尊就卑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。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。
18 . 必也正名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。
19 . 礼为情貌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。情,情意;貌,容仪。貌和情互为表里。
20 . 有失体统不符合身分、规矩、礼仪。
21 . 赐茅授土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。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,分封诸侯时,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,如东方青土,南方赤土等,并包以白茅,使归以立社。
1 . 礼乐崩坏典章制度、礼乐教化遭受破坏,道德规范、社会纲纪荡然无存。
2 . 礼坏乐崩典章制度、礼乐教化遭受破坏,道德规范、社会纲纪荡然无存。
3 . 贫贱之交贫困时所结交的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