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习以为常习:习惯。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,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,也就觉得很平常了。
2 . 良药苦口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衷心的劝告,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。
3 . 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。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。
4 . 食不甘味甘味:感到味道好。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。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
5 . 一日三秋三秋:三个季度。意思是一天不见面,就象过了三个季度。比喻分别时间虽短,却觉得很长。形容思念殷切。
6 . 面目可憎容貌令人觉得讨厌。
7 . 见怪不怪遇到奇怪的事物而不觉得奇怪。比喻处事镇定。
8 . 我见犹怜我见了,尚觉得怜爱。语本南朝宋˙刘义庆˙世说新语˙贤媛「主惭而退」句下引刘孝标˙注:「阿子,我见汝亦怜,何况老奴。」后用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,惹人怜爱。
9 .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10 . 口乾舌燥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乾燥口渴。
11 . 恬不为怪恬:安然;为:认为。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,毫不觉得奇怪。
12 . 陶然自得自己觉得快意。
13 . 回味无穷回味: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。比喻回想某一事物,越想越觉得有意思。
14 . 不以为奇并不觉得奇怪。表示这是见惯了的。
15 . 物以稀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。
16 . 见惯不惊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。
17 . 气壮如牛气很盛,但使人觉得笨拙。
18 . 仰之弥高愈仰望就愈觉得高大。比喻学问渊博,令人佩服。
19 . 闭口无言闭住嘴巴不言语。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,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。参见“闭口不言”。
20 . 称奇道绝觉得奇怪难得。
21 . 物稀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。同“物以稀为贵”。
22 . 物以希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。同“物以稀为贵”。
23 . 天低吴楚,眼空无物吴楚:泛指长江中下游。原指登上南京城,一眼望去,越远越觉得天下垂,除见苍天之外,空无所有。现也比喻一无所见。
24 . 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。
25 . 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吃起来毫无滋味,丢弃又觉得可惜。语本三国志˙卷一˙魏书˙武帝纪˙裴松之˙注引九州春秋:「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」比喻东西没什么用处,又舍不得丢掉。
26 . 苦口良药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衷心的劝告,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。
27 . 曾不惨然竟不觉得惨痛。
28 . 渴者易饮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。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。
29 . 情人眼里出西施为情爱所惑,对心爱或欣赏的人,觉得其无处不完美。
30 . 这山望着那山高爬上这一卒山,觉得那一座山更高。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,老认为别的工作、别的环境更好。
1 . 管见所及管见:从管子里看东西,指见识浅陋。谦虚的说法,表示自己见识不广,意见未必正确。
2 . 如坐针毡比喻身心痛苦,惶恐难安。
3 . 置若罔闻虽有耳闻,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不加理会。
4 . 司空见惯比喻经常看到,不足为奇。
5 . 失惊打怪心神慌乱,大惊小怪。
6 . 蜀犬吠日形容人少见多怪。
7 . 寝食不安睡觉和吃饭都不安心。形容忧虑烦乱的样子。
8 . 忠言逆耳形容诚恳正直的规劝往往刺耳,而不易被人接受。
9 . 忐忑不安心绪起伏不定的样子。
10 . 至理名言极正确而有价值的道理或言论。
11 . 狼吞虎餐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
12 . 不足为奇习以为常,不感到奇怪。
13 . 大惊小怪形容为一些不足为奇的小事而过分声张、惊怪。
14 . 屡见不鲜常常见到,并不新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