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斯文扫地斯文:指文化或文人;扫地:比喻名誉、信用、地位等完全丧失。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。
2 . 嘲风咏月文人吟咏风月一类的作品。
3 . 文人相轻文人自负,彼此轻视。
4 . 投笔从戎从戎:从军,参军。扔掉笔去参军。指文人从军。
5 . 附庸风雅附庸:依傍,追随;风雅:泛指诗歌。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,参加有关文化活动。
6 . 嘲风弄月文人吟咏风月一类的作品。
7 . 穷而后工文人处于困境时,所写出来的作品会更美好。
8 . 风流韵事风雅而有情趣的事。旧指文人诗歌吟咏及琴棋书画等活动。也指男女私情。
9 . 骚人墨客骚人:屈原作《离骚》,因此称屈原或《楚辞》的作者为骚人。墨客:文人。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
10 . 百代文宗宗:被人所效法的人物。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。
11 . 迁客骚人迁客: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;骚人:诗人。贬黜流放的官吏,多愁善感的诗人。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。
12 . 吟风咏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。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。
13 . 一觞一咏觞:古代盛酒器,借指饮酒;咏:吟诗。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。
14 .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,游学四方,到处飘泊。
15 . 地下修文比喻有才华的文人早死。
16 . 瓜字初分旧时文人拆“瓜”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,即十六岁。多用于女子。
17 . 骚人墨士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同“骚人墨客”。
18 . 呵壁问天屈原被放逐,悲愤郁结,看到神庙上的壁画,就其所画的内容,对天质问各种现象,而写於壁上。见汉˙王逸˙天问˙序。后用以形容文人失意时的无奈愤懑。
19 . 雅人韵士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。
20 . 骚人词客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同“骚人墨客”。
21 . 搠笔巡街贫穷的文人沿街卖文。
22 . 骚翁墨客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同“骚人墨客”。
23 . 才墨之薮指文人聚集的地方。
24 . 骚情赋骨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。
25 . 文行出处文:学问;行:品行;出:作官;处:隐居。旧指文人的学问、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。
26 . 大山小山汉淮南王刘安召集文人从事着述,各选辞赋,以类相从,分别称为「大山」、「小山 」,如同诗经有大雅、小雅之分。
27 . 玉楼赴召相传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时,见一红衣人,代传上帝旨意,召李贺上天,为玉帝新落成的白玉楼作记。见唐˙李商隐˙李贺小传。后比喻有才华的文人年轻早逝。
28 . 骚人逸客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同“骚人墨客”。
29 . 骚人雅士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同“骚人墨客”。
30 . 五经扫地五经:借指文人。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。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。
31 . 凤泊鸾漂飘、泊:随流飘荡。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,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。
32 . 弃笔从戎犹投笔从戎。指文人弃文就武。
33 . 乐府民歌乐府,这里指魏晋以来可以入乐的诗歌,包括文人创制的诗歌和从民间采集的歌谣。
34 . 文期酒会旧时文人定期举行的诗酒集会。
35 . 文人学士泛指文人、文士。
36 . 文人墨士泛指文人、文士。
37 . 斯文败类品行不良的文人。
38 . 文人墨客泛指文人、文士。
39 . 抹月秕风意思是用风月当菜肴。这是文人表示家贫没有东西待客的风趣说法,。
40 . 一世龙门一世:一代;龙门:后汉时李膺有重名,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,称之登龙门。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。
1 . 江郎才尽比喻文人的才思枯竭,无法再创佳句。
2 . 琴剑飘零比喻文人落拓江湖,飘流四方。
3 . 浮白载笔浮:罚人饮酒;白: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;浮白:指喝酒和干杯;载笔:拿着笔。一面喝酒,一面写作。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。
1 . 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。
2 . 江郎才掩比喻才思衰退。同“江淹才尽”。
3 . 声名狼藉比喻名声非常恶劣。
4 . 同美相妒妒:忌妒。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。
5 . 弃文就武放弃文事,改习武艺。
6 . 名誉扫地身家名誉,一败涂地。
7 . 江淹才尽比喻文思枯竭,无法再创佳句。
8 . 一介书生一介:一个。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。
9 . 黔驴技穷比喻人拙劣的技能已经用完,再也无计可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