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马识途”本意为老马认识道路,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,能在某方面起指引作用。
语出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”
战国时期,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下,逐渐强盛起来。一次,齐桓公带领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一起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,在归国途中,路遇大雪,漫天遍地一片雪白,齐国军马在这一片茫茫的雪地中,迷失了方向。大军在山谷中转来转去,既找不到出口,也无法回到进来的地方。军队派出了大批的士兵前去探路,但仍然弄不清楚该如何走出这片山谷。几日过后,军士的给养发生了困难,情况很危急,齐桓公非常焦虑,整日与管仲、隰朋商讨该如何解决问题。一日,齐桓公、管仲、隰朋三人又在商讨,三人默默无语,不知此时还能做点什么。管仲思索了好久,对齐桓公说:“大王,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,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,带引大军出山谷。”齐桓公听后,非常高兴,立即派人寻找军中的老马,解开它们的缰绳,让它们在军队最前面自由行走。很奇怪,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,大军跟着这些老马终于走出了山谷,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。事后,齐桓公问管仲:“你怎么知道老马认识路呢?”管仲说:“我听说家里的狗,不管走多远,都会自己找回家的。我想狗既然可以,那么马也应该可以。”这就是“老马识途”的由来。
臣闻老马识途,无终与山戎连界,其马多从漠北而来,可使虎儿斑择老马数头,观其所往而随之,宜可得路也。——清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
春秋时齐相管仲,随桓公出征,在回程时迷路,于是让老马走在前头,其余人马跟随在后,终于找到原路。典出《韩非子.说林上》。后称经历丰富练达的人。也作「识途老马」。
老马记得原路,迷路时,让老马走在前头,可以顺利回到家。后以老马识途比喻富有经验、熟悉情况,能起引导作用的人。典出《韩非子.说林上》。【造句】:想要攀登这座山峰,少了老马识途的人带路,是很容易迷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