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长36~40公分。春季时,脸有明显的巧克力斑。虹膜褐色,夏末后,眼睛后方有一黑斑;喙红色。翼灰色外缘有一白色细带,翼尖黑色。幼鸟头部、背部和翅膀覆羽褐色,接近尾羽的末端具暗褐色带。第一年冬季的幼鸟背部较灰,但翅膀仍带有褐色直到一年后的夏季。覆有绒毛的幼雏暗黄色,背部带有条纹,胸、腹部则为淡黄色。
分布于欧洲、亚洲、非洲,夏季时于欧亚大陆繁殖,冬季迁徙至欧洲南部、非洲北部及亚洲东南部。
栖息于海岸沙丘、咸水沼泽、河流、湖、泻湖的沿岸或岛屿、高沼地。随年纪增长,红喙鸥会有定居的倾向,不再作季节的迁徙。可浮在水面上,走路不会摇摇摆摆。觅食时会和其他大型鸥科鸟类争夺动物内脏,并伴随刺耳的叫声。会成群跟在人类犁田的后面或轻轻拍打潮湿的地面,以惊起的昆虫为食,例如白蚁、大型蛾类、蠕虫,并跟其他水鸟抢食。也会捕鱼,但很少潜入水中。食物种类多样,甚至会吃少量的植物。雄鸟求偶时会将头部下垂,露出白色的颈部向雌鸟示好。会聚集在一起繁殖,最多可达好几千对在同时在一个地方筑巢繁殖,巢常并排靠拢。雌雄鸟共同筑巢,以当地漂浮于水面或落下的植物茎为巢材。每窝可产3个卵,卵蓝、绿、褐色并杂有暗褐色或灰色的斑点,雌雄轮流孵卵、喂雏,孵化期22~24天,幼鸟约35~42天可飞行。幼鸟于第二年的夏季才开始繁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