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列表
-
1 . 不善
不好。《文选.曹植.与杨德祖书》:「仆常好人讥弹其文,有不善者应时改定」2....
-
2 . 慈善
仁慈而好善。《北史.卷四四.崔光传》:「光宽和慈善,不忤于物」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...
-
3 . 独善
只顾一己的修养。如:「人活着与其独善,不如兼善」
-
4 . 伐善
夸耀自己的才能。《论语.公冶长》:「颜渊曰:『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』」《汉书.卷七...
-
5 . 伏善
服从善道。《西游记》第二一回:「这泼猴着实无礼,再不伏善,反打破我门!」
-
6 . 服善
听从善言。汉.刘向《说苑.卷二○.反质》:「君子服善则益恭,细人服善则益倨,我以...
-
7 . 改善
有所改变,使更趋良善。如:「改善社会风气,要从加强教育,净化人心开始」改变旧有的...
-
8 . 公善
属于众人或国家公众的善事,造福人类的事业。道德行为最后的目的。如:「在上位者施政...
-
9 . 行善
从事慈善救济等义举。《列子.说符》:「行善不以为名,而名从之」《京本通俗小说.拗...
-
10 . 和善
温和善良。如:「他为人真挚和善,广得人缘」温和善良。【造句】:他待人和善,大家都...
-
11 . 积善
累积善行。《汉书.卷五六.董仲舒传》:「孔子曰:『德不孤,必有邻。』皆积善絫德之...
-
12 . 兼善
使他人受益。《孟子.尽心上》:「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」《文选.袁宏.三...
-
13 . 乐善
好行善事。《孟子.告子上》:「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,此天爵也」《幼学琼林.卷一.朝...
-
14 . 李善
人名。(西元?~689)唐江夏(今湖北省武昌县)人。博学广闻,能文章,人号为书簏...
-
15 . 良善
善良。《红楼梦》第六五回:「奶奶这样斯文良善人,那里是他的对手!」2.指善良...
-
16 . 面善
面貌熟识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九回:「正是面善,一会儿想不起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一九回:「...
-
17 . 妙善
美好、亲切。《文选.谢灵运.田南园激流植援》:「赏心不可忘,妙善冀能同」
-
18 . 片善
小善。南朝梁.刘孝绰〈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〉诗:「一言白璧轻,片善黄金贱」《宋...
-
19 . 平善
善良。《刘知远诸宫调.第二》:「往日与他有雠隙,只冤他知远无礼,您两个也不是平善...
-
20 . 琦善
人名。(西元1790?~1854?)清满州人。嘉庆、道光年间以治河办海运有功,官...
-
21 . 迁善
改过向善。《孟子.尽心上》:「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,夫君子所过者化,所存者神。上...
-
22 . 谦善
谦恭和善。如:「他为人不懂得谦善,难怪惹人嫌怨!」
-
23 . 亲善
亲近友好。《后汉书.卷一二.王昌传》:「任侠于赵、魏闲,多通豪猾,而郎与之亲善」...
-
24 . 劝善
劝导人向善。《管子.内业》:「赏不足以劝善,刑不足以惩过」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「...
-
25 . 攘善
掠他人之美以窃取善名。《谷梁传.成公五年》:「伯尊其无绩乎,攘善也」《晋书.卷五...
-
26 . 软善
性情温顺、柔善。元.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二折:「他从来老老实实,忒软善,忒温克」《...
-
27 . 鄯善
国名。汉时西域诸国之一,本名楼兰,昭帝时改名,魏晋因之,在今甘肃省鄯善县东南。汉...
-
28 . 圣善
至善。语出《诗经.邶风.凯风》:「母氏圣善,我无令人」后借为对母亲的美称。《文选...
-
29 . 十善
佛教称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欲、不瞋恚、不...
-
30 . 首善
模范。《汉书.卷八八.儒林传.序》:「故教化之行也,建首善自京师始,繇内及外」后...
-
31 . 妥善
妥当完善。如:「这套办法,若能妥善运用,必能提高工作效率」妥当完善。【造句】:这...
-
32 . 完善
完美、完好。《史记.卷一一○.匈奴传》:「其得汉缯絮,以驰草棘中,衣裤皆裂敝...
-
33 . 为善
行善、做好事。《书经.泰誓中》:「我闻吉人为善,惟日不足」汉.孔安国.传:「言吉...
-
34 . 伪善
假装善良。如:「不要做个伪善者」假装好人。【造句】:他是个伪善者,表面热心公益,...
-
35 . 向善
从善,趋向良善。如:「改过向善」《镜花缘》第十四回:「色随心变,只要痛改前非,一...
-
36 . 心善
心地仁慈而善良。如:「他热心公益,乐于助人,是个心善之人」
-
37 . 宿善
心知是善事,而不能即刻实行。汉.刘向《说苑.卷七.政理》:「文王问于吕望曰:『为...
-
38 . 驯善
性情温良。如:「她养的那只小狗,个性驯善,十分惹人怜爱」
-
39 . 友善
友爱和善。《汉书.卷四五.蒯伍江息夫传.息夫躬》:「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...
-
40 . 赞善
职官名。始置于唐,设左右赞善大夫,为东宫的属官,掌侍从翊赞事。元、明、清因之。
-
41 . 责善
互相切磋督责,希望对方品格能止于至善。《孟子.离娄下》:「责善,朋友之道也。父子...
-
42 . 至善
极为完善。《礼记.大学》: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」《孔子家语....
-
43 . 残贤害善
摧残、迫害贤能良善的人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二二回:「而操遂承资跋扈,恣行凶忒,割剥元...
-
44 . 惩恶奖善
处罚恶人,奖励善良的人。如:「法律要能惩恶奖善,才能赢得公信力」处罚恶人,奖励善...
-
45 . 除恶扶善
消灭奸恶之徒,扶持良善的人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「虽非真仙的派,却是专一除恶扶...
-
46 . 点头称善
点头表示赞成,并加以称许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「吴王叹息,点头称善」
-
47 . 改过向善
改正过错,真心向善。参见「改过迁善」条。如:「苦劝了这么久,他终于脱离坏朋友,改...
-
48 . 讳过称善
隐瞒过失,称扬优点。如:「他对人一向讳过称善,因此深得人缘」
-
49 . 疾恶好善
痛恨邪恶,喜好善良。《新唐书.卷九八.王珪传》:「至洁浊扬清,疾恶好善,臣于数子...
-
50 . 履中行善
实行中正不偏的善道。汉.刘向《说苑.卷一九.修文》:「彼舜以匹夫,积正合仁,履中...
-
51 . 面恶心善
表面很凶恶,内心却很和善。如:「他是面恶心善,凡是慈善事,他一定帮忙」表面很凶恶...
-
52 . 明德止善
语本《大学》: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」彰明道德,止于至善。《西...
-
53 . 蒲邑三善
孔子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赞许他有恭敬、忠信及明察三善。语本《孔子家语.辩政》:...
-
54 . 日行一善
每天做一件善事。如:「『日行一善』是童子军的铭言之一,也值得一般人遵行」每天做一...
-
55 . 止恶扬善
遏阻为非作歹,阐扬好人好事。如:「公正的新闻报导具有止恶扬善,为民喉舌的功能」
-
56 . 众口称善
众人一致称誉。如:「他诚恳真挚,众口称善」
显示全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