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词列表
-
1 . 避暑
避开暑气。如:「盛夏酷热,他们一家人就搬到山上的别墅去避暑」《汉书.卷九八.元后...
-
2 . 残暑
尚未散尽的暑气。唐.白居易〈曲江早秋〉诗:「早凉晴后至,残暑暝来散」宋.陆游...
-
3 . 处暑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阳历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,此日过后,夏天的暑气渐将结束,天气渐转...
-
4 . 触暑
因暑热而感冒。如:「今夏气温曾高达摄氏三十六度,使许多人触暑」
-
5 . 徂暑
语出《诗经.小雅.四月》:「四月维夏,六月徂暑」指盛暑。唐.杜甫〈七月三日亭午已...
-
6 . 大暑
极热的天气。《山海经.大荒西经》:「爰有大暑,不可以往」2.二十四节气之一。...
-
7 . 瘅暑
苦热。宋.范成大〈次韵温伯雨凉感怀〉诗:「穷山更瘅暑,惫卧不举头」
-
8 . 繁暑
盛暑。《新五代史.卷二四.唐臣传.郭崇韬传》:「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,常如河上,则...
-
9 . 伏暑
炎热的伏天。伏天指三伏,三伏是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合称。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一...
-
10 . 拂暑
除去暑气。如:「卧游湖上,可以拂暑」
-
11 . 寒暑
天气的冷热。《礼记.乐记》:「寒暑不时则疾,风雨不节则饥」唐.韦应物〈相逢行...
-
12 . 逭暑
避暑。《新唐书.卷一二五.张说传》:「后逭暑三阳宫,汔秋未还」
-
13 . 酷暑
极炎热的夏天。唐.李洞〈题竹溪禅院〉诗:「鸟触翠微湿,人居酷暑寒」《初刻拍案惊奇...
-
14 . 阑暑
阑,将尽。「阑暑」指暑气将尽,即夏末。南朝宋.谢灵运〈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...
-
15 . 烈暑
酷热的暑天。《新唐书.卷九一.列传.姜謩》:「所居官,虽祁寒烈暑无懈容,加有巧思...
-
16 . 隆暑
盛暑。晋.张华〈劳还师歌〉:「昔往冒隆暑,今来白雪霏」晋.陆机〈从军行〉:「隆暑...
-
17 . 去暑
消除暑气。如:「炎夏中喝青草茶可以去暑」也作「袪暑」。
-
18 . 溽暑
夏季潮湿闷热的气候。《礼记.月令》:「是月也,土润溽暑,大雨时行」宋.周邦彦〈苏...
-
19 . 盛暑
夏季天气最热的时候。《北齐书.卷二一.封隆之传》:「但以时既盛暑,方为后图,遂命...
-
20 . 受暑
中了暑气。如:「烈日当空,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,以免受暑!」
-
21 . 消暑
消除暑气。如:「到海边戏水弄潮是个消暑的好方法」《西湖佳话.灵隐诗迹》:「夏...
-
22 . 小暑
二十四节气之一,为国历七月七日或七月八日。小暑为夏至后的节气,此时天气十分炎热,...
-
23 . 炎暑
炎热酷暑。《文选.阮籍.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三》:「炎暑虽兹夏,三旬将欲移」
-
24 . 蒸暑
形容盛夏的郁热。《北史.卷二一.崔宏传》:「南土下湿,夏月蒸暑,非行师之时」也作...
-
25 . 中暑
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多湿空气或阳光过久、直接照射的高温炎热环境中,进行体能活动,引...
-
26 . 再寒暑
经过两年。宋.文天祥〈正气歌〉:「如此再寒暑,百沴自辟易」
-
27 . 浮瓜避暑
暑日消暑的乐事。参见「浮瓜沉李」条。《幼学琼林.卷一.岁时类》:「吴质浮瓜避暑,...
显示全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