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非】结尾的成语有哪些

成语列表

  • 1 . 播弄是 挑拨是非。是非:纠纷,口舌。
  • 2 . 伯玉知 伯玉:蘧瑗,字伯玉,春秋时卫国人;非:不对。比喻知道以前不对。
  • 3 . 补过饰 补过:弥补过失;饰非:文饰过错。指掩饰过错。
  • 4 . 大是大 原则性事理的正确与否。如:「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,我们一定要弄清楚。」
  • 5 . 颠倒是 歪曲事实,混淆黑白。唐˙韩愈˙施先生墓铭:「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,闻先生讲论,如客...
  • 6 . 独是独 指不采纳众议,是与非自己说了算,独断专行。
  • 7 . 逢恶导 指逢迎坏人,助长恶行。
  • 8 . 改是成 是:正确的,对的;非:错误的。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。指颠倒是非。
  • 9 . 公是公 公认的是非。
  • 10 . 古是今 古代、现在的是非得失。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。
  • 11 . 护过饰 掩护错误、文饰过失。
  • 12 . 混淆是 颠倒是非对错,使人观念混乱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˙第九十八回:「布散谣言,混淆是非...
  • 13 . 讲是说 犹言说三道四。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。
  • 14 . 今是昔 现在是对的,过去是错的。指认识过去的错误。同“今是昨非”。
  • 15 . 今是昨 语本文选˙陶渊明˙归去来辞:「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寔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...
  • 16 . 拒谏饰 不能接受他人善意的规劝,反而极力巧言的掩饰过失。荀子˙成相:「拒谏饰非,愚而上同...
  • 17 . 口是心 指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致。
  • 18 . 掠是搬 搬弄是非。明˙无名氏˙四贤记˙第十七出:「你如今掠是搬非,干讨得鬼哭神愁。」
  • 19 . 论列是 议论其事并列举之,以定其是非得失。文选.司马迁.报任少卿书:「今以亏形为扫除之隶...
  • 20 . 貌是情 表里不一,心里所想的与所做的完全不同。南朝梁˙简文帝˙下僧正教:「或十尊五圣,共...
  • 21 . 貌是心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。比喻表里不一。同“貌是情非”。
  • 22 . 面目全 完全不是原先的样子。形容变化很大。聊斋志异˙卷二˙陆判:「濯之,盆水尽赤,举首则...
  • 23 . 面是背 当面赞成,背后反对。
  • 24 . 面是心 指表面上是一套,心底里又是一套,表里不一。
  • 25 . 面誉背 指当面称赞,背后诽谤。同“面誉背毁”。
  • 26 . 明辨是 清楚的分辨是与非。如:「不能明辨是非,就不会是好法官。」
  • 27 . 扭是为 颠倒是非,硬将正确的说成错误的。孤本元明杂剧.活拏萧天佑.第一折:「谁不知谄佞人...
  • 28 . 惹事生 招惹是非麻烦。喻世明言˙卷三十六˙宋四公大闹禁魂张:「如今再说一个富家,安分守己...
  • 29 . 惹事招 引起麻烦之事。同“惹是招非”。
  • 30 . 惹是生 招引是非麻烦。如:「规规矩矩的做事,就不会惹是生非。」亦作「惹事生非」。
  • 31 . 惹是招 招引是非麻烦。京本通俗小说˙志诚张主管:「孩儿,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,如今去端门看...
  • 32 . 人我是 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与利害关系。元˙马致远˙黄粱梦˙第四折:「一梦中十八年,见了酒色...
  • 33 . 似是而 语本孟子˙尽心下:「恶似而非者。」表面相似而实际上却不然。汉˙王充˙论衡˙死伪:...
  • 34 . 谁是谁 犹言谁对谁错。
  • 35 . 顺过饰 指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。
  • 36 . 说是道 评说是非。也指搬弄口舌。同“说是谈非”。
  • 37 . 说是弄 评说是非。也指搬弄口舌。同“说是谈非”。
  • 38 . 说是谈 评议是非、好坏。明˙无名氏˙骗英布˙第三折:「本待要说是谈非,不承望走将来正逢着...
  • 39 . 随声是 自己没有是非对错的主见,只能人云亦云。文选.刘歆.移书让太常博士:「或怀疾嫉,不...
  • 40 . 讨是寻 惹是生非,故意挑剔。
  • 41 . 啼笑皆 哭笑不得。形容不知如何是好。如:「他讲的话,看来满有道理,其实却是一派歪理,让人...
  • 42 . 挑拨是 假借事端无中生有,制造纠纷。如:「心术不正的人,最喜欢挑拨是非。」
  • 43 . 痛涤前 极力改正过去的错误。清史稿˙卷二二○˙诸王传˙圣祖诸子传:「今允居马兰峪,欲其瞻...
  • 44 . 痛改前 澈底改正以往的过错。大宋宣和遗事˙亨集:「陛下倘信微臣之言,痛改前非,则如宣王因...
  • 45 . 痛悔前 非常懊悔过去的错误。野叟曝言˙第三十二回:「拙夫既痛悔前非,愚妹更力图后报,若所...
  • 46 . 未可厚 不能过分责难。汉书˙卷九十九˙王莽传中:「莽怒,免英官。后颇觉寤,曰:英亦未可厚...
  • 47 . 文过饰 掩饰过失、错误。
  • 48 . 文过遂 掩饰过失,顺随错误。
  • 49 . 无间是 指不分别是非。
  • 50 . 无可厚 不能过分责难。如:「他这种作法,出於权宜之计,原是无可厚非的,但却被许多不明事理...
  • 51 . 无事生 原本无事,而有意造成事端。镜花缘˙第五十八回:「有无事生非的强盗,有作践庙宇的强...
  • 52 . 无是无 不去执着於人世间的是非对错。元˙贯石屏˙村里迓鼓˙我向这水边林下套˙青哥儿曲:「...
  • 53 . 物是人 景物依旧,人事全非。三国˙魏˙曹丕˙与吴质书:「节同时异,物是人非,我劳如何?」...
  • 54 . 闲是闲 不相干的是非恩怨。如:「外人的闲是闲非都不要听。」
  • 55 . 想入 形容脱离现实的想像或念头。
  • 56 . 心谤腹 嘴里不说,却在心里反对、责骂。三国志˙卷二˙魏书˙文帝纪:「虑群下疑惑,心谤腹非...
  • 57 . 寻事生 故意制造事端,引起纠纷。如:「你可别再寻事生非,让老父为你劳神担忧了!」
  • 58 . 言是人 指言论无可非议,但为人不可取。
  • 59 . 掩过饰 犹言文过饰非。掩饰过失、错误。
  • 60 . 掩罪饰 遮掩罪行。明史.卷二一○.徐学诗传:「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,机械足以先发制人,势...
  • 61 . 造谣生 捏造谣言,挑起事端。同“造谣生事”。
  • 62 . 长傲饰 滋长骄傲、掩饰过错。
  • 63 . 招事惹 招惹是非。指无故生事。
  • 64 . 招是搬 搬弄是非,引起争端。
  • 65 . 招是揽 无故招引事端。如:「你又在招是揽非了!小心舌头打结。」亦作「招是惹非」。
  • 66 . 招是惹 无故招引事端。金瓶梅˙第八十一回:「咱早休去,一个太师老爷府中,谁人敢到?没的招...
  • 67 . 招是生 招惹是非。指无故生事。
  • 68 . 止暴禁 阻止、禁绝各式各样的坏事。庄子˙盗跖:「天下皆曰:孔丘能止暴禁非。」
  • 69 . 纵过饰
  • 70 . 作歹为 做各种坏事。
显示全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