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去伪存真去除虚伪的,保留真实的。
2 . 隐姓埋名隐瞒姓名,不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身分。
3 . 子虚乌有子虚:并非真实;乌有:哪有。指假设的、不存在的、不真实的事情。
4 . 支吾其词支吾:说话含混躲闪。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,以掩盖真实情况。
5 . 虚情假意虚伪做作,而无真实的情意。
6 . 粉饰太平掩盖社会动乱的真实,装饰出太平景象。
7 . 信誓旦旦信誓:表示诚意的誓言;旦旦:诚恳的样子。誓言说得真实可信。
8 . 藏头露尾藏起了头,露出了尾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。
9 . 真凭实据真实可信的证据。
10 . 无病呻吟呻吟:病痛时的低哼。没病瞎哼哼。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。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,装腔作势。
11 . 真相大白真实的情况已完全明白。
12 . 跃然纸上活跃地呈现在纸上。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。
13 . 信赏必罚信:真实不欺。有功劳的一定奖赏,有罪过的一定惩罚。形容赏罚严明。
14 . 露尾藏头藏起了头,露出了尾。形容说话躲躲闪闪,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。
15 . 隐迹埋名隐藏自己的踪迹及真实姓名。
16 . 瞒天昧地瞒、昧:隐瞒,欺骗。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,以谎言骗人。
17 . 真情实意真实的情意。
18 . 真心实意心意真实诚恳,毫无虚伪。
19 . 认贼为子把盗贼当作儿子。比喻视妄想为真实。
20 . 梦幻泡影比喻空虚不真实。
21 . 美言不信词藻华美的言辞?文章,内容往往不真实。
22 . 下情上达民情能真实的反映给在上位者知道。
23 . 项庄舞剑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。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
24 . 覆蕉寻鹿比喻把真实的事情看作梦幻。
25 . 话不虚传所流传的话是真实的。
26 . 妄言妄听随便说说,随便听听。语本庄子˙齐物论:「予尝为女妄言之,女奚以妄听之。」比喻不求真实。
27 . 鬼话连篇鬼话:不真实的话。连篇:一篇接一篇。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。
28 . 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丝毫虚假。
29 . 覆鹿寻蕉郑国有樵夫打死一只野鹿,用蕉叶把牠覆盖藏起来,后却忘记所藏地方,以为是一场梦。典出列子˙周穆王。后比喻把真实的事情看作梦幻。
30 . 情见力屈情:真实情况;见:通“现”,暴露。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。
31 . 谩天昧地指无限制地隐瞒一切真实情况骗人。
32 . 真心真意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丝毫虚伪。
33 . 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。
34 . 认贼作子佛家语,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。同“认贼为子”。
35 . 昧地谩天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,用谎言欺骗他人。亦作“昧地瞒天”。
36 . 隐迹藏名隐藏自己的踪迹及真实姓名。
37 . 空心架子比喻无真实内容的空形式。
38 . 尺水丈波比喻说话夸张,不真实。
39 . 谩天谩地犹言谩天昧地。指无限制地隐瞒一切真实情况骗人。
40 . 修辞立诚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。
41 . 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。
42 . 真材实料材质原料真实不假。
43 . 毫不讳言讳言:有顾虑,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。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。
44 . 隐名埋姓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。同“隐姓埋名”。
45 . 有两下子有真实本领或技能。
46 . 谓予不信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。
47 . 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说话夸张,不真实。
48 . 有鼻子有眼比喻把虚构的事物说得象真实的一样。
49 . 信而有证真实而有根据。
50 . 原来如此原来:表示发现真实情况。原来是这样。
51 . 真人真事真实存在的人与事。
52 . 真刀真枪①真实的刀枪。②比喻毫不作假,实实在在。
53 . 耳闻是虚,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,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。
54 . 信言不美信:真实。美:美妙,漂亮。真实的话未经加工,所以不美妙动听。
55 . 猿猴取月本指佛教传说中猿猴因对物象认识不清,心怀贪欲,下井捞月而坠落水中的故事。见摩诃僧祗律˙卷七。后比喻凡夫把假有的世界当作真实,心生贪欲,使自己陷入烦恼之境。
56 . 匿名揭帖攻讦他人而不具真实姓名的公开文件。
57 . 内查外调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。
58 . 确切不移形容真实可靠,不容怀疑。
59 . 耳闻不如面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。
1 . 货真价实货品真确而价格实在。如:「他卖东西,一向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。」比喻真实不假。
2 . 下塞上聋塞:堵塞不通。聋:耳朵的听觉失灵。下边堵塞不通,上边听觉失灵。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。
1 . 海市蜃楼由於光线折射造成的自然现象或虚幻的影象。
2 . 转弯抹角道路曲折。元˙秦夫˙东堂老˙第一折:「转弯抹角,可早来到李家门首。」比喻说话或办事不直爽。
3 . 莫须有恐怕有、也许有。《宋史.卷三六五.岳飞传》:「狱之将上也,韩世忠不平,诣桧诘其实,桧曰:『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,其事体莫须有。』」后用来比喻诬陷的事情。
4 . 支支吾吾说话含混不清,搪塞了事。
5 . 遮人耳目盖住他人的眼睛、耳朵。形容掩饰事实的真相。
6 . 左支右吾说话含混,敷衍应付。
7 . 去粗取精去除粗糙的部分,留取精华。
8 . 吞吐其辞言语支吾,含混不清。
9 . 销声匿迹隐藏形迹,不公开出现。
10 . 本来面目佛教用语。
11 . 化为乌有乌有,没有。
12 . 荒诞不经荒唐而不近情理。
13 . 一纸空文徒具文字而无实际效用的规章、计画等文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