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诛笔伐

基础信息

成语
拼音kǒu zhū bǐ fá
怎么读
00:00
--:--
近义词 笔诛墨伐 、大张挞伐

【口诛笔伐】的意思 (成语典)

解释

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、谴责他人的罪状。

出处

出处:琅嬛文集.卷三.书牍.与李砚翁书夫东林自顾泾阳讲学以来,以此名目,祸我国家者八九十年,以其党升沉,用占世数兴败,其党盛则为终南之捷径,其党败则为元佑之党碑。……东林之中,其庸庸碌碌者,不必置论。如贪婪强横之王图,奸险凶暴之李三才,闯贼首辅之项煜,上笺劝进之周钟,以致窜入东林,乃欲俱奉之以君子,则吾臂可断,决不敢徇情也。……吕东莱曰:「见辱於市人,越宿而已忘;见辱於君子,万世而不泯。君子所以口诛笔伐於荜门圭窦之间,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,得恃此权也。」今乃当东林败国亡家之后,流毒昭然,犹欲使作史者,曲笔拗笔,仍欲拥戴东林,此某所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。兄台胸无成见,不落方隅,故可痛快言之,若语他人,则似荆轲与盖聂论剑,怒目视之,所不免矣。

书证

明.张岱《琅嬛文集.卷三.书牍.与李翁砚书》引宋.吕祖谦语:「吕东莱曰:『……君子所以口诛笔伐於荜门圭窦之间,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,得恃此权也。』」(源) 明.汪廷讷《三祝记》第一四出:「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把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陇上墦间识者羞。」 明.卓尔康《春秋辩义.卷二.僖公三》:「邢、鲁同出周公同宗之亲戚。于同姓,鲁不能问罪出师,又不能控晋讨贼,止此书『毁』以寄执兵之仇,一字之义,凛然口诛笔伐矣。」 清.顾栋高《春秋大事表.卷四二之四.昭公》:「夫《春秋》为天下之无王作,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生人之道绝矣。故不得已而作《春秋》,汲汲乎别嫌明微,正名定分。……口诛笔伐,犹望人心慑於大义而不敢肆。」

造句

当弊案爆发时,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。 对社会的不公进行口诛笔伐,正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。 对於这种祸国殃民的作法,人人都应发挥凛然正气,口诛笔伐 更多句子 ++

【口诛笔伐】的意思

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、谴责他人的罪状。明.汪廷讷《三祝记》第一四出:「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把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陇上墦间识者羞」也作「笔诛口伐」、「口伐舌击」。

【口诛笔伐】的意思 (辞典简编版)

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、谴责他人的罪状。【造句】:这件贪渎案爆发后,立即引起各界的口诛笔伐。

与 "口诛笔伐" 相关的成语

【口】开头的成语

【伐】结尾的成语

包含【口】字的成语

包含【诛】字的成语

包含【笔】字的成语

包含【伐】字的成语

热门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