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形较壮硕;吻端宽圆,由吻端至外鼻孔之斜线距离,大于外鼻孔至上唇沟外角之距离;口前吻长短于眼径之两倍长,前鼻瓣呈分叶状。第一背鳍硬棘长度远短于背鳍基底长,硬棘尖端远离背鳍外角;第二背鳍硬棘高度约与鳍同高同而短于全长之6%;第一背鳍起点与胸鳍内缘位置相对,高度短于其长度之2/3;第二背鳍明显小于第一背鳍,高度小于全长之5%。尾鳍前凹洼明显;胸鳍后缘凹入明显,后角窄圆;腹鳍较接近第二背鳍而与第一背鳍距离较远;尾鳍延长,后缘明显凹入。皮齿后缘呈三尖叉状,成鱼后则渐呈鎯头状。体表不具白斑,亦无明显之黑色记号,各鳍鳍缘白色。
本种于世界各大洋南北纬40度间之沿近海域均可发现其踪迹,台湾地区则于台东、成功沿海有渔获记录。
温、热带水域常见种类,常出现于陆棚至斜坡上层水域,底栖性,栖息水深因不同海域而有很大的差别。卵胎生,栖息于南非东岸水域者每胎产仔4~9尾,妊娠期推测可能超过2年。以鱼类、头足类及甲壳类为食。最大渔获体长110公分,最小性成熟体长雌、雄分别为72公分及65公分。
可由底拖网及延绳钓渔获,供食用,或养殖用饵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