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. 具体而微具体:各部分已大体具备;微:微小。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,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。
2 . 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情况比较熟悉,容易把工作做好。
3 . 无可比拟比拟:比较。没有可以相比的。
4 . 权衡轻重权衡:衡量。衡量哪个轻,哪个重。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。
5 . 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。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。
6 . 不分轩轾相比较的结果,分不出高下。
7 . 海屋添筹相传有三个老人相遇而比较岁数,其中一人云:「海水变桑田时,吾辄下一筹,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。」见宋˙苏轼˙东坡志林˙卷二。后用以比喻人长寿,或祝人长寿之词。
8 . 相形见绌相互比较之下,其中一方显得不如对方。
9 . 左邻右舍左右的邻居。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。
10 . 兼权熟计兼:涉及的不止一方面;权:衡量、比较;熟:深入细致;计:考虑。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
11 . 比物连类将相类的事物联系一起互为比较联想。
12 . 扶墙摸壁抚摸着墙壁。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。
13 . 较短量长指比较长短,评论优劣。
14 . 比权量力比较高下?大小。
15 . 鸡虫得失鸡啄虫,人食鸡。本指事情得失难以比较。唐˙杜甫˙缚鸡行:「鸡虫得失无了时,注目寒江倚山阁。」后比喻得失循环而无定论,无关紧要。
16 . 寸木岑楼岑楼,高尖的楼。寸木岑楼指一寸的木头与高楼同高。语本孟子˙告子下:「不揣其本,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。」比喻以不同的基准比较事物时,容易得到错误的结论。
17 . 稍胜一筹筹:筹码,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,多用竹子制成。比较起来,稍微好一些。
18 . 以古方今以古代的人、事来和现代的人、事做比较。
19 . 火耨刀耕犹火耕。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。
20 . 衡短论长比较、评定事物的优劣。
21 . 相形见拙形:对照;绌:不够,不足。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,显出不足。
22 . 较短比长指比较长短,评论优劣。同“较短量长”。
23 . 短中取长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。
24 . 以铢程镒用铢同镒作比较,表示很不相称。
25 . 较武论文较:比较,评论。评论武艺,谈论文章。
26 . 较瘦量肥比较肥瘦。比喻评论姿容。
27 . 稍逊一筹稍:稍微;逊:逊色。比较起来,稍微差一点。
28 . 岑楼齐末只比较末端,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。语本孟子˙告子下:「不揣其本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,可使高於岑楼。」比喻不从本着手,则无法认清事实。
29 . 家道小康家道:家境;小康:中等水平。家庭经济比较宽裕。
30 . 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。
31 . 较长絜短指比较高低。同“较短絜长”。
32 . 更胜一筹比较之下,较为优秀、出色的。
33 . 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,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。
34 . 比物假事假借相类的事物,相进行比较归纳。
35 . 较短絜长指比较高低。
36 . 权衡利弊权:称砣。衡:称杆。权衡:比较,衡量。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。
37 . 彼此彼此常用做客套话,表示大家一样。亦指两者比较差不多。
1 . 连类比物把同类的事物连系在一起,互相比较。
2 . 相形之下互相比较之后。
1 . 略胜一筹比喻两相比较,其中一方稍微高明一些。
2 . 相形失色两相比较之下,因为不如人而失去光彩。
3 . 略高一筹比喻两相比较,稍微高明一些。
4 . 略逊一筹比喻两相比较,其中一方稍为差一些。
1 . 熟门熟路熟悉门道路径。
2 . 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二个。形容最优秀或极稀有。
3 . 无与伦比比喻没有能比得上的。
4 . 青出于蓝蓝,蓼蓝,可以提取靛青染料的植物。青出于蓝指青色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,但是颜色比蓼蓝还深。语本《荀子.劝学》: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,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」后用以比喻弟子胜于老师,或后辈优于前辈。
5 .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势均力敌。
6 . 每况愈下情况愈来愈坏。与「每下愈况」原为不同用法,惟后世相混,参见「每下愈况」条。
7 . 后来居上形容后来的人或事物超越原领先者。
8 . 一视同仁指平等待人,不分亲疏厚薄。
9 . 棋高一着棋赛中制服对手的一步关键棋。比喻能力或智谋高人一等。
10 . 识途老马称经验丰富的人。参见「老马识途」条。
11 . 无与比伦指事物非常完美,没有能跟它相比的。同“无与伦比”。
12 . 轻车熟路驾驶轻便的车子行驶在熟悉的路径上。语本唐.韩愈〈送石处士序〉:「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,而王良、造父为之先后也」比喻熟习某事。
13 . 驾轻就熟比喻对事情很熟悉,做起来很轻松。
14 . 独一无二只此一个,别无其他。比喻最突出或极少见,没有可比或相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