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输砂力学中,砂粒子的运动,全靠水的作用力。当水的作用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,砂粒子就开始运动,此种现象称为初始运动。定量而言,即当水的剪应力或速度到达此临界剪应力或临界速度时,砂的粒子便开始运移了。为了说明砂粒子之初始运动定量关系,希尔兹(Shields)在1936提出了所谓希尔兹曲线,如图所示。他定义无因次临界剪应力为τ*=τ0/[(γs-γ)d],剪力雷诺兹数R*=u*d/v,其中τ0为底床剪应力;γs为砂粒子之单位重量;γ为水之单位体积重量;d 为颗粒之直径;u* 为剪应力速度: ρ为水之密度;v 为水之运动黏度。爱因斯坦(Eienstein)及格斯勒(Gessler)更引进或然率的观念,以改进原始希尔兹之曲线。由图中可知,在τ*与R*之关系式里,如果在希尔兹曲线上,则砂粒子有50% 之机率会运移,而在希尔兹曲线之上方,则砂粒子较容易被带动;在曲线之下方,则砂粒子较不容被移动。初始运动在计算输砂力学中是一很重要的观念,因有或然率的不确定性,因此砂粒之初始运动一直是输砂力学最争议性的话题,而缺少一致性的结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