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斑腔吻鳕

【胸斑腔吻鳕】基础信息( 学名,繁体)

学名 Caelorinchus kishnouyei (Jordan & Snyder, 1900)
拼音 xiōng bān qiāng wěn xuě
繁体 胸斑腔吻鱈

【胸斑腔吻鳕】介绍

头部腹面光滑无鳞,眼窝极大,口小,吻部较钝短,吻端有一小型的三角状棘突。齿为锥状,6列排成宽齿带;胸鳍基底之上后方有一大而明显的圆型黑斑;体被栉鳞,鳞片上之小棘平行排列,大小约略一致。发光器中长,由肛门起向前延伸止于两腹鳍基底之间。体色为浅棕色,腹部白色,小型个体胸部的黑色圆斑会于死亡后消褪。

【分布】

南日本太平洋侧,中国南海、台湾。

【生活习性】

栖息于水深250~450公尺的水域,生活在混浊的泥沙底质上,几乎是以多毛类为食,偶而在胃中发现甲壳类,生殖季在2~4月。

【利用价值】

栖息于400公尺左右的个体较大型,体长达30公分,躯干部分可食,捕获数量甚多,渔民常于海上作业时,在渔船上充当午餐,小型个体则作为下杂鱼。

【胸斑腔吻鳕】相关的组词

【胸】组词

【斑】组词

【腔】组词

【吻】组词

【鳕】组词

热门词语